为我国独立作不朽贡献 民主同盟创建众说纷云

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5764.html

原作者/杨培根 Jan 22, 2008 02:28:57 pm

【作 者按:在我国历史舞台上,马来亚民主同盟(简称“民主同盟”)是新加坡的第一个政党;虽然它只存在了短暂的三年时间(1945-1948),但它在我国历 史上影响深远。民主同盟在我国独立前极力团结各民族,组成各民族大联盟(即人民力量中心──全国联合行动理事会)为争取我国的独立作了不朽的贡献。】

【培根说法/杨培根专栏】遗憾的是,我国历来的教科书和市面上的书籍,只是轻描谈写地提起过“马来亚民主同盟”这个政党,并未深入探讨它为争取我国的独立,在宪制斗争的范畴内进行活动的来龙去脉。

相信一般有社会意识的读者对这个政党的起落有浓厚兴趣,不过一般人对它仅有模糊不清的概念;本文希望有助于填补这方面的真空或遗漏,更希望读者群进一步了解民主同盟的兴起和衰落。

基 本上,本文取材自我国历史学家谢文庆所撰写的《戴上面具的同志》(The Masked Comrades)一书;这本书是谢文庆就读马来亚大学的硕士论文,谈的是“马来亚民主同盟”的成立、发展、和衰落,还详细谈了这个政党的主要人物的背景 和活动情况。本书对民主同盟的兴衰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但似乎因某些原因而有些局限。

为此,笔者也参照了民主同盟两名发起人──何亚廉和余 柱业──的口述历史。何亚廉的口述历史是一篇于1973年发表的短文,余柱业的口述历史由陈剑主编,书名为《浪尖逐梦》,在2006年面市。这两名当时积 极参与民主同盟活动的创党人的口述历史,有助于廓清民主同盟创建和活动的始末。

前言

二战后,我国出现了一个反英殖民主义、为争取国家独立而作出不朽贡献的政党──1940年代活跃于马来亚的马来亚民主同盟(Malayan Democratic Union,简称“民主同盟”),这是在新加坡成立的第一个政党。

1945 年,日军投降,二战结束,我国出现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在这期间,以马来亚马来国民党为主的马来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这时,一些留学英国,具 有社会意识的受英文教育的大学生,也不落人后,纷纷回国,为祖国马来亚的将来,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这批受英文教育的知识分子受到外国民主思潮的薰陶, 不甘寂寞,回国后开始组织起来,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

民主同盟是一个由受英文教育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政党,其成员有律师、医生、新闻从业员等,都是一些文化人。

历史学家谢文庆在其著作《戴上面具的同志》中认为,民主同盟是一些非共人士联合马来亚共产党的少数党员所组成的政党。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民主同盟的领导权基本上掌握在受英文教育的知识分子手中;不过,马共在某些政策问题上对民主同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探讨二战后和平时期的马来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这群值得敬佩的受高深英文教育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历史事迹。

一、民主同盟的创建──众说纷纭

由于当时相关资料极为匮乏,似乎没有留下很好的记录,因此民主同盟成立的经过,一直众说纷纭。

究竟民主同盟如何成立?谁是发起人?针对这些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几个版本。

以下是几个作者的说法。

(一) 根据1950年维基尼亚(Virginia Thompson)和李察(Richard Adloff)两人的合着,他们在1948年专访长期居住在英国伦敦的民主同盟负责人之一:约翰•伊峇。据说,他和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日军扣留期间, 就已构思成立马来亚民主同盟(见美国纽约出版的《东南亚左翼》1950:264)。不过,民主同盟的一名主要发起人之一,新加坡名律师何亚廉完全否定了这 种说法。

(二)马哈惹妮(Usaha Mahajani)在她的著作《印裔少数民族在缅甸与马来亚扮演的角色》中说,“已脱离马共组织的迪•古鲁斯告诉作者,他是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可 是,上面所提到的两名作家合着的作品,没提到民主同盟执委迪•古鲁斯是发起人。民主同盟的两名关键人物何亚廉和余注业(曾担任党秘书长职)的口述历史则说 明,迪•克鲁斯并不是发起人,只是一名早期受邀入党的人。

(三)新加坡历史学家杨金华(Dr Yeo Kim Wah,音译)曾访问民主同盟主席何亚廉及迪•古鲁斯两人,但他还是搞不清;他说:“关于民主同盟成立的问题,从所能收集到的证据看来,若要确认哪一个说 法真实,那是不可能的。”(见1969年3月份《东南亚历史定期刊物》第117页的《新加坡1945-1955年间三个最早的政党研究》一文)。

(四)根据柏诗(Victor Purcell)在其著作《马来亚华人》一书中的陈述,何亚廉、林建才、迪•古鲁斯三人的说法是正确的。(《马来亚华人》,伦敦出版1948:278)

(五)历史学家谢文庆认为,如果早期的写作人能走访多几位相关人物,相信这种混乱格局就不会产生。他写论文时作了实地调查,专访了相关人物。

他访问过前民主同盟的负责人,如:目前居住在槟城、仍健在的林建才、迪•克鲁斯(已故)等。他们对学者所作的个别讲述,都能互相吻合;所以,谢文庆认为,他才确实反映了民主同盟成立的经过。他认为,民主同盟真正的发起人应是:伍天旺、林丰美、林建才、何亚廉等。

根据谢文庆的著作,迪•古鲁斯在访谈中说,林丰美是民主同盟的主要发起人,是民主同盟的主要推动者。迪•古鲁斯说,他(林丰美)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坚决支持者;在他脑海中早已有个计划,成立一个政党。

林丰美和伍天旺两人要成立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他们决定成立政党后,就去见林建才商讨成立政党的事。林建才是林丰美在剑桥大学的老同学,他们说服林建才加入党后,林建才建议及邀请他舅父何亚廉入党。

当 时,何亚廉是新加坡的一位著名律师,他原本就有意要组织一个政党。根据林建才的说法,何亚廉在这之前已和其他律师,如:高贺(S.C. Goho)、纳西尔•马拉(Nazir Mallal)、CK郭(CK Koek)等商量,要成立“新加坡民主党”(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不久,纳西尔•马拉和CK郭也加入了民主同盟,不过他们只在党内呆了一段很短暂的时间。

何亚廉说:“林建才在民主同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一开始,就是他把林丰美和伍天旺介绍给我,他是党的的发起人之一。”

伍 天旺、林丰美、何亚廉、林建才四人,对组织新政党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他们对党的形成、目标、名称等都考虑过了。何亚廉说:“林丰美谈起组织政党的目 的,是为了建立新秩序。既使他没有向我提出这个建议,我也会去成立类似的组织……林丰美把我介绍给伍天旺。他说,伍天旺是他的好友,来自马来亚人民抗日 军。在这之前,伍天旺曾经在怡保当过教师。”

这是第一篇,谈的是“马来亚民主同盟”创建的历史过程。

杨培根是资深律师,执业37年,着有《法律常识》系列丛书18册。




注:以上言论,不代表本人立场。

0 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帖子

哀悼MH370与MH17罹难者

哀悼MH370与MH17罹难者